翻译前辈总结翻译工作者的修养
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工作都有价值,想要做好任何一个工作都要投入经历和时间,翻译工作也是一样,一个优秀的翻译工作者,必定是有这多年的翻译经验,并翻译过多种翻译文件类型,做为一个翻译工作者,要有什么工作修养哪?从翻译前辈的总结中,我们可以了解要做好翻译,要具备那些修养。
翻译整个工作流程就是依托翻译员完成的,因此,翻译员的个人因素往往对原文理解的深度与广度,表达的贴切与准确,以及信息的重新组织能力都对译文有极大的影响。
我国翻译行业的先驱们很早就注意到了译者的个人修养对译文质量的影响,并就此作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推动了翻译事业的发展。如郭沫若同志早在 1923 年就在“理想的翻译之我见”一文中提出,要理想的翻译,译者必须具有四个条件:
1.译者的语言学知识要丰富。
2.对于原书要有理解。
3.对于作者要有研究。
4.对于本国语言要有自由操纵能力。
在国外,翻译研究人员也很注意研究译者的知识结构对译文质量的影响。如美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一个称职的翻译工作者应具备五个方面的条件:
1.必须熟悉原语
仅能理解原文信息的大意或能查字典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能吃透语义的微细区别、词语的感情含义以及决定文章风味情调的各种文体特色。
2.译者必须精通译人语
这一点比第一点更为重要。在翻译中,译者对原文信息可以通过查阅字典、注释和专业文献加以理解,而对于是否精通译人语的问题却没有别的东西可以替代。翻译中最常见而且最严重的错误,主要是因为不精通译入语而造成的。
3.精通一门语言同具备专业知识并不是一码事
例如译者也许精通某种语言,而对核物理或化学却一窍不通。要翻译这些学科的技术资料,单凭一般的语言知识是不够的。也就是说,译者不仅要掌握原语和译入语,还必须充分了解所译题材。
4.译者必须具备“移情”本领,即能体会原作者的意图。此外,译者还应具备一些与原作者类似的文化背景;如果不具备,就应尽快地弥补这一缺陷。
5.必须具备语言表达的才华和丰富的文学想象力。
奈达对译者知识结构的如上分析,对译事活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足之处在于过分强调了译者的技能作用,忽略了对译者主观能动性的挖掘。而后者在译事活动中往往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单纯的翻译公司为客户提供翻译的历史,在我国并没有很长的发展历史,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有了越来越多的翻译公司,同翻译公司一样,如果译者不具备良好的业务修养和思想修养,是很难做好翻译工作的。